陕西省围绕“三个坚持”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地区动态
2025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真题/笔记/讲义等
考研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网课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教育厅聚焦“三个坚持”,持续加强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以高目标规划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坚持以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为目标。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延安精神、西迁精神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引导学生深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二是坚持以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学科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卡脖子”技术项目攻关、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的优秀拔尖人才。三是坚持以培养服务陕西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聚焦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服务关中协同创新走廊、陕北能源革命创新区、陕南绿色循环示范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生态水利、生物医药、储能技术、现代农业、先进材料、环境保护等学科专业。围绕丝路文化遗产保护、延安精神传承、关学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方向,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坚持创新改革,以新模式培养学生。在拔尖学生的培养工作中始终遵循人才成长的教育规律,通过多维度的选才机制、一流的师资力量、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全流程的质量监控,形成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开展多维度选拔。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西安交通大学通过新生入学选拔和大一、大二补充选拔两个层次,重点选拔综合能力强、科研兴趣浓、学习天赋高、创新潜质优的学生进入基础学科实验班;西北大学通过高考提前批次录取以及校内二次遴选等形式选拔综合素质强、学术潜力大、心理素质好的优质生源,遴选过程中加强对特殊才能人才的全面考察,发掘“偏才”“怪才”。二是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西北工业大学举办陈士橹飞天班、黄玉珊航空班,着力在航空航天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飞行器设计人才,为学生配备国家级青年导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邀请空天领域重点院所专家,特别是以总师/副总师为代表的行业专家参与授课;西北大学基地班除具有生活导师(班主任)外,还配备科研导师和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学业导师由院士等一流学者或优秀教师担任,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术兴趣。三是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进入生物科学拔尖培养的学生,设立研究生推免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在研究生推免指标上给予足额保障,对进入校内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在本科四年级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享受研究生奖助学金待遇;西北工业大学采用“3+1+N”的“本硕”或“本博”衔接培养模式,其中,“3”为本科强基学习,“1”为本硕或本博衔接学习,“N”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形成了本研“分阶段、有统筹”的培养模式。四是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增加学生早实践、多实践、高水平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加强需求导向的自由探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大教育部“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室资源共享开放力度,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推进拔尖学生参与重大基础科研课题,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五是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强化质量保障,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西北大学注重过程评价,对学生课程学习和学术参与情况进行科学评定,通过学业预报监测以及末位淘汰等制度,对于未能达到考核和评估要求的学生进行警示和分流,实现基地学生动态流动、多阶段进出,确保学习基础好、致力于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能够得到优质培养。

坚持精准施策,以优保障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党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系统部署、精准施策,在资金支持、学科专业建设、考核督导各方面加大力度,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见到实效。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在“双一流”高校专项建设经费中,对入选的基础学科在项目立项、政策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予以积极保障,高质量推进建设,辐射带动全省基础学科整体提升。二是加强科学研究。筹措资金3000余万元,建立陕西基础科学数理研究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生化研究院(依托西北大学)、教师发展研究院(依托陕西师范大学),整合全省高校相关领域基础学科资源,大力推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实现学科优势聚合和交叉融合,力争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三是优化学科布局。健全基础学科专业引导机制,支撑有条件的高校利用学位授权审核和动态调整机制,高起点前瞻性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学科专业。保护和发展中医、中药、考古学、秦腔、关学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四是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好督导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各地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有关工作情况纳入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省属高校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内容,深化各地区、各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使用等机制创新,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效能。

查看全文
更多考研资讯、考研经验、考研资料等欢迎关注微信公众“今年我考研(jinniankaoyan)”

考研热点

热门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