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接调剂生接收信息
【接收专业】
材料工程(专业代码085204):接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化学(专业代码:070300):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方向接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1、功能晶态纳米材料
以晶态材料及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光、电、吸附、光催化及其复合性能等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内在关系为主线,深化对材料结构与功能本质认识,为实现功能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如下:孔性晶态材料孔性晶态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合成、性能调控和应用;嵌入型孔性晶态复合材料的构筑、性能优化及应用;主要包括储氢、温室气体捕获、气敏等功能。发光晶态材料金属有机晶态框架发光材料、客体调控微孔MOFs材料和异金属发光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调控及应用;主要包括荧光、磷光、近红外发光、荧光探针和光催化等功能。新型高效光催化材料新型高效光催化体系的设计、性能调控和应用研究;深入开展上述体系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有机物降解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同时拓展该体系在太阳能光伏材料、气敏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2、动力与储能电池材料
本方向长期致力于新型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研究与开发。针对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的迫切需求,及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高功率密度正极材料、新型柔性电极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结合在磷酸亚铁锂和硅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碳包覆、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基础,本方向将围绕新型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石墨基)负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硅酸铁锂)正极材料、新型柔性电极材料开展系统研究工作。
3、光伏与介电陶瓷材料
本研究方向围绕新能源与敏感电子器件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光电转换半导体纳米材料、微波通信电介质材料及器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及其光电转化性能研究和微波通讯电介质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等特色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和一等资助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基金、宜昌市科技局等基金数项;获国家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该方向涵教授、讲师和研究生近十人,其中博士学位以上三人。科研人员涉及材料、物理等多个学科和专业,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思维活跃的学术团队。
4、金属陶瓷材料
金属陶瓷材料是我校较早开展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方向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工程应用面向切削刀具、模具耐磨材料、汽车超高强度用钢、高温合金和新型建筑材料。实验室拥有较为完善的材料制备、测试和表征设备。近年来形成了以博士为主力的研究队伍,现有导师6名,其中教授二人,在读研究生12名。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省部级部门和企业的资助,承担纵、横向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三大检索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部分科研成果已转化为工业应用。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5、化工新材料
氟精细化工新材料—在深入研究氟聚合物结构对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制备工艺-微结构-性能协同关系,探索新的聚合及改性工艺,保证聚氟材料制备过程的可控性和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开发新的氟聚合物,主要从事特种含氟单体、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材料关键技术开发。磷精细化工新材料—主要从事工程塑料、聚酯纤维含磷阻燃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高端电子级系列磷化学品生产技术研究。硅精细化工新材料—开展有机硅单体设计、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有性能好、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有机硅新产品。主要从事新型有机硅单体与功能聚合物的设计与开发、新型或特种有机硅功能材料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奖助与激励机制】
1、国家助学金:所有研究生6000元/年;
2、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8000元/年,二等4000元/年;
3、单项奖学金:覆盖面30%以上;
3、助研津贴:所在研究团队根据学生科研业绩评定发放;
4、对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可提供一定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和协助助学贷款。
【联系方式】
电话:0717-6397670陈老师,林老师,QQ:16392634
温馨提示: 该信息自网络渠道整理,没有辨别其有效真实性,若对本信息有意向,请联系院校老师核实。若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同时提醒大家,在调剂复试阶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过程中涉及金钱等,切勿相信,谨防上当受骗。谢谢。 删除信息请联系 tiaoj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