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团队
青岛科技大学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是一所专门为炼油、石化、化工、轻工、医药等过程工业提供过程应用软件和工程技术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过程工业基础理论研究,过程工业高科技人才(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下稳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 过程科技软件研发;(2)过程模拟、优化与仿真;(3)过程系统能量诊断与节能;(4)过程新技术开发与工业化。拥有一支年龄结构、高学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梯队,项曙光教授任研究所所长。
一、导师简介
1. 项曙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化工过程工程技术中心主任。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主要从事过程系统工程、化工过程安全等领域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企业横向项目3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为企业新增产值近亿元/年。现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流程工业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委员、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国际管理标准协会副会长、《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件。
2. 毕荣山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晋升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主要从事化工过程系统设计与开发,生产工艺瓶颈分析扩产、节能和降耗改造,化工过程强化新技术开发等工作。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项以及产学研项目多项,其中TDI光气化过程优化设计、3,4-二氯苯基异氰酸酯工艺设计、正丁基异氰酸酯工艺设计,环氧氯丙烷节能改造等多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件(授权10件)。
3. 孙晓岩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2008年获北京化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5项以及产学研项目20余项,10余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和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4. 夏力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过程动态模拟与仿真;过程节能理论与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智能化工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40余项,10余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申请技术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0余篇。现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高端化工产业发展智库专家。
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拥有企业兼职硕导2人。
二、科研条件
研究所拥有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过程系统工程室(计算机模拟研究)、技术开发室(化工实验和分析测试)、软件开发室(过程科技软件研发)等。(1)模拟研究室拥有和中石化联合开发的通用流程模拟软件(OPEN)、工程化学模拟系统(ECSS)、外购的ASPEN-Plus、CFX流体力学模拟软件等化工软件;(2)实验室拥有成套反应、精馏实验装置;(3)分析测试室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交流,目前已和石化盈科、齐鲁石化、天津石化、惠州炼化、凯泰科技、润丰化工等十余家企业及开展合作交流。
三、学生培养
研究所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科研经费充足,可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1)学生们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以有化工实验、化工分析、流程模拟、化工设计、软件开发等多种课题选择;
(2)对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统一管理”的制度,在读期间学生可参与各项科研项目,提供多种学术交流、论文奖励以及生活补助等。正式录取到本课题组后的研究生享受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学校规定的奖励政策。在读期间,课题组以月为单位发放助研津贴。此外,研究生每发表SCI收录的论文,会按照论文分区进行奖励。
(3)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密切,每位研究生毕业前均能参与完成1-2项实际工程项目。目前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多名从事设计院或企业技术部门工作,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也可申请到国内知名985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4)课题组内成员团结进取、互帮互助,营造了浓厚温馨的科研氛围,犹如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四、招生要求
1、积极上进、态度认真、注重团队合作、对科研有兴趣;
2、专业:化工、材料、化学;
3、英语过六级及考研英语优异者优先。
联系人:夏力
联系方式:xiali9369b@126.com
温馨提示: 该信息自网络渠道整理,没有辨别其有效真实性,若对本信息有意向,请联系院校老师核实。若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同时提醒大家,在调剂复试阶段,一定注意不法分子,在交流过程中涉及金钱等,切勿相信,谨防上当受骗。谢谢。 删除信息请联系 tiaoji@163.com